近日,央视频科技高端访谈节目《新智中国说》再出新篇,主持人鲁健带领观众深入地下千米煤矿,镜头对准了让煤矿迸发“智慧之火”的盘古矿山大模型系统,彻底颠覆了观众对从事矿山行业这项“地下工作”的认知。这也是《新智中国说》IP的核心价值——去到大家观念中看来最不可能的地方,以生动的故事与镜头展现新质生产力的划时代革新意义。
颠覆想象
穿西服打领带的采煤工
节目伊始,山东能源集团旗下矿区的场景便颠覆了公众对传统煤矿的认知。镜头中,井外厂房被绿植与碧水环绕,俨然一座生态园林;深入地下 1000 米的矿井内部,巷道干净规整、照明系统全域覆盖,作业人员可通过专用电梯直达井下区域,辅助运输系统更实现了智能调度功能。
当主持人鲁健试图探寻人工采煤的传统场景时,发现智能化技术已重塑煤矿生产逻辑。远程智能系统已经几乎全部接管了煤矿的挖掘采集和运输工作,这一变革不仅使人力开采成为历史,更依据安全管理规范明确:无关人员严禁靠近采掘作业面,通过 “技防替代人防” 筑牢安全防线,与新修订的《煤矿安全规程》中 “强化智能化技术安全保障” 的要求高度契合。
自从2022年山东能源集团与华为“油气矿山军团”成立联合创新中心,联合云鼎科技打造全球首套矿山行业人工智能大模型系统,几年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煤矿工人们脱掉井下装备,借助人工智能大模型,坐在控制中心的电脑屏幕前,就把活干完了。
而代替井下安全合规工作的,正是数百个AI摄像头,以及数量更多的各类声音、气体、温度感应器。
这些设备以及后台系统所构成的智能安全系统,按山东能源集团副总工程师亓玉浩的说法,就是给矿山装上了X光机,无时无刻地扫描着层层岩石、条条巷道,源源不断的信息流传输进模型的“中枢大脑”,第一时间发现、预判风险源,并使各项设备的使用更加准确,提升了使用效率。
此情此景下,当节目主持人及拍摄团队在山东能源集团副总工程师亓玉浩和华为中国政企副总裁郭振兴的带领下一边在地下千米的矿井最深处漫步,一边接收矿区各个工作面信息时,就如同在参观一座煤矿主题AI公园。
AI重塑
传统矿山的新生机
华为开始探索“人工智能大模型”是从2019年开始,2022年山东能源联合华为成立联合创新中心,针对煤矿传统生产方式的“难与病”一一找出AI解方,验证了“未来企业竞争力将取决于AI共生的能力”这一理念在矿山行业也同样正确,同年12月,联合云鼎科技完成了L1矿山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建设,并于2023年正式发布。
但现在,按照规范要求,岩石采样、“敲帮问顶”等安全检查工作尽管已经有AI的深度介入,还是离不开地面人员的操作,而这些依然在井下坚守的人员的安全问题,则是矿山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核心思考之一。
在数量以“G”记、犹如神经网络的信息流传输系统中,职业健康信息的优先级别是最高等级的。采集传输信息的设备主要是人手一块的智能手表,当井下工作人员身体指标及周围空气指标异常,或发生摔倒受伤情况时,报警信息就会以最优先的速度实时传回后台进行定位和紧急处理。
同时,井下人员一旦进入危险地区系统就会自动报警,从人盯人防变成完成按照安全规程操作执行的智能系统,上一个工序没有结束,下一个工序就不能开始,正如安全标语所写,拿不准先停下,先安全再生产,安全规定得到了100%的执行。
再比如,总共数千米的井筒查修都需人工探查,每进行一次就会停机8小时,安全与效率成了两难问题。而在人工智能多模态融合分析系统下,通过视觉、听觉设备,对不同模态数据进行关联,进行模型训练,就可以变定期检查为实时检查,哪怕有一颗螺丝掉落、钢丝绳出现异常,都会被系统听到、看到,并通过算法对异常或隐患的位置进行定位。
在矿区的入井大厅,就有一块已安全生产8000多天的标志牌,这一成绩里就有矿山人工智能大模型贡献的力量。其所体现的新质生产力,不仅仅是增安、提质、增效,更彰显出以随时随刻保障着井下工人安全为核心,以人文关怀为本的一面。
传递理念
新智故事用“心”呈现
《新智中国说》开播一年多来,紧扣国家“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战略,探寻各行业数智化转型升级优质案例,讲述中国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创新的向“新”故事。本期华为与山东能源集团联合打造的盘古矿山大模型,既解决传统煤矿难题,又为高危产业数智化提供实践参照,实现以数智化赋能煤矿这一传统行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因此,在本期节目中,观众们不仅随着镜头看到了难得一见的“地下世界”,听到了对更多新奇技术的生动讲解,而且还感受到了AI科技并非全然是冷冰冰的,还有体现人文关怀的一面。
节目中呈现的由矿山人工智能大模型控制的洗煤工序,将精煤的产出率提升了0.2%,数字看上去微不足道,但对于整座煤矿就意味着增加了5000吨精煤,相对于全国每年40多亿吨原煤产量,就能增加近1000万吨精煤,等于为国家添加了一座超大型煤田。
地面控制中心的屏幕光影与井下 8000 多天的安全纪录见证了矿山 AI 大模型正让 “黑金” 产业完成从 “高危重劳” 到 “智慧人文” 的蜕变。0.2% 的精煤产率提升背后,是技术对效率的精准赋能;智能手表的优先报警机制中,是新质生产力的温度表达。这些不仅是煤炭行业的转型样本,更是传统产业借智重生的生动注解。
作为央视频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优质IP内容,《新智中国说》每期坚持深入一线,用心讲述创新故事。这些故事不仅仅是呈现科技技术进步的生动样本,更传递和诠释了发展新质生产力“以智赋能、以新促质”的核心理念。